编者按 良渚古城遗址的入遗成功,让社会对良渚燃起极大的热情。读懂良渚的根本目的,是尝试使阅读者了解每个人自己身上文化基因的来历,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。考古专业知识的通俗转化,也成为大众传播领域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。在本期阅读会,我们以“良渚”为题。希望读者通过近期出版的两本(套)图书,来了解这个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古代文明。
时空是有力量的,它将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紧紧相连。
在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际,澳门传奇三肖出版了一套“良渚文明丛书”。这套大众科普读物,是省文物局“面向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保护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”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。
作者之一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方向明在丛书总序中这样写道——
“现代科学告诉我们,光年是距离单位,宇宙深处星星点点射向我们的光线,来自遥远的过去。原来,时空的穿越,不过是俯仰之间。”
我们选取了丛书编写中的几个片段,试图在俯仰之间,重新认识那片美丽洲渚,穿越5000年的辉煌文明。
俯
让考古学术走出深闺
这套丛书自发行之日起,便备受关注。它包含《神王之国:良渚古城遗址》《土筑金字塔:良渚反山王陵》《法器与王权:良渚文化玉器》《内敛与华丽:良渚陶器》《工程与工具:良渚石记》《图画与符号:良渚原始文字》《物华天宝:良渚古环境与动植物》《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》《良渚遗址考古八十年》《何以良渚》《一小铲和五千年: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》等11本书。
如何将“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”的良渚文明,从最适宜的角度介绍给读者?澳门传奇三肖社长鲁东明在首发式上介绍,“良渚文明丛书”内容涵盖良渚古城遗址、良渚图画与符号、良渚生活用器、良渚玉器、良渚环境与动植物等方面,力求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。
将这些浩如烟海的资料加以梳理,并非易事。
澳门传奇三肖社长助理陈丽霞回忆道,出版社从去年10月开始组建编辑团队,为了拉近与考古专业领域的距离,编辑们请一线考古专家推荐了参考书,同时收集了作者们以前出版过的相关图书内容。编辑团队还邀请了考古所研究员同时也是该套丛书的作者之一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进行了一次讲座。
编辑期间,丛书样稿修改、完善了至少三次。“我们先与作者展开会议讨论,初步设定了丛书的大致内容、体例,并就图书出版的整体规划,达成一定的意见。但是11月上旬,经社级论证初步意见反馈,当时丛书的题目不够市场化,也未形成统一的丛书风格。编辑经与各对接作者讨论后,对11本图书的书名重新进行了拟定。”陈丽霞说,就连丛书标识的设计、封面图案的选择,设计师都经过多次修改。
通过这些努力,一套不同于以往的良渚考古丛书,架起文化遗产与大众之间的桥梁——
这是国内第一套以重要考古遗址为对象、一线考古学者执笔的面向大众的丛书,专业度和权威性兼具;丛书内容涉及古城遗址、反山王陵、玉器、陶器、原始文字、动植物等,再现了良渚时代的生活场景;从书中每本书的图片在200到300张之间,采用四色印刷,很多图片都是第一手资料,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作为一套面向大众的科普类读物,它比学术专著更通俗易懂、易于传播。
不久之后,这套丛书能更加全面更加立体化地展现在大众面前,更好地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传播。目前,丛书的电子书正在加紧制作中,预计7月底正式上线,届时会陆续登陆亚马逊Kindle、阅文、京东、当当等平台。
仰
让古老文明走向未来
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11本书的作者写出了不一样的良渚。
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工作站站长陈明辉是《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》的作者。这本书旨在介绍良渚所在的时间段前后,世界和中国范围内的古代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发展状况。
“几乎每一个到过良渚的人,都会问,良渚文明何时产生?何时消亡?它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?”陈明辉发现,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阐释,是让考古学术走出深闺、走向公众的“突破口”。
关于时空的疑问也令陈明辉好奇——距今五千年前后,神奇的北纬三十度一带,诞生了以古埃及、苏美尔、哈拉帕和良渚为代表的伟大文明,人类历史从此迈入新的时代。在今天,这一时期的国内外古代文明,依然有太多的谜题需要去解答。
于是从2014年开始,陈明辉开始用对比研究的方式,深入探索同一时期的文明。他饱读国内外的书籍、学术论文,从国外的古埃及、苏美尔、哈拉帕文明,到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圈的形成历程,都成为他的研究对象。直至2018年夏天,“良渚文明丛书”开始出版编辑工作,他的这些研究成果也得以集结成册。
“希望这些客观的介绍,能够为大家了解良渚所在的时代提供一些帮助。同时,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良渚本身。”陈明辉说。
在良渚工作站的这些年,陈明辉发现,来良渚参观、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。他相信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正在不断提升,书籍为良渚走向公众、面向未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。
“良渚是一个很全面的古城遗址,它有太多值得研究、挖掘的内涵。”陈明辉认为,良渚古城遗址在考古发掘、国际化传播、科技考古等方面都将有新的突破,而这些文明成果也将不断以书籍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,“通过阅读,人们将越来越接近一个真实的良渚。”
润
让传统文化沁入心灵
“良渚文明丛书”出版的意义,甚至超过了书籍本身。
方向明是《土筑金字塔:良渚反山王陵》一书的作者。他在丛书首发仪式上说:良渚考古,自1936年前辈施昕更算起有八十余年了,智慧和执着的江浙沪考古学家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,用手中的铲子告诉大家,良渚有五千年历史,良渚的中心在良渚古城,那里是东亚最早的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都城。
“良渚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,也形成了独特的玉文明,良渚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社会,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”
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晔完成了《内敛与华丽:良渚陶器》一书。他认为,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就是“高富帅”:说它“高”,是因为其文明化程度高,已经有了清晰的国家形态 ;说它“富”,是因为它已产生集资源与财富于一身的强势政体;说它“帅”,是因为它的都城气势恢宏,它的玉质礼器精美绝伦。“通过陶器,我们能够感知良渚先民的生活状态、生活品位和生活态度。所谓‘一物一世界’,以陶器为视角,我们可以看到精彩的良渚世界。”
近年来,“良渚”成为一个热词。各类媒体对良渚古城和良渚文化的介绍宣传甚多。这些介绍多集中于考古发现的过程、呈现的迹象及其性质判读,都是“果”的介绍。
王宁远所著的《何以良渚》,旨趣在于“因”的解析:试图厘清良渚文化出现的背景,并在此基础上对良渚基层聚落、中等聚落和良渚古城的形态、结构及其背后的社会组织结构,以及意识形态中以玉器为载体反映的信仰和权力机制进行分析,尝试去掉枝蔓,沿最清晰的逻辑主干叙述良渚社会的面貌和结构框架。
……
传播“中国智慧”,讲好“中国故事”。从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历程,到良渚时期古环境与动植物信息;从代表良渚文明最高等级墓地的反山王陵,到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良渚高等级玉器。
这些书籍与文字,仿佛是闪烁着文明曙光的星星,正穿越时间长河,沁入人们的心灵。